[陈有西按]这篇文章是从韩寒博客中转的,本想改个题目: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奉献精神》,结果还是不如韩寒的原题余味无穷。韩文的跟贴中,有一个网民留言:顶,不错,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你一样的人。这位网友以为韩寒是在肯定这个大学生的做法。没有看明白韩寒题目中的后半句。这体现了韩的为文之深邃。多少年来,我们宣传集体主义,宣传奉献,忘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要遵循的东西。至最后,虚浮的东西成了社会上肯定的东西,人与人之间,都变得越来越冷酷。我想,这个学生的父母一定会劝他不要回家,中国90%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这样说。但是,我相信,如果这个孩子采束野花,去看看埋在泥浆下的七个亲人;如果他能够实然出现在父母面前轻轻地叫声妈,他的父母是一辈子都会记住的。社会伦理的引导,我们真的很失败,犯了多少错误而不自知。结果,悲剧的看客越来越多。
8月9日晚上6点多,结束了在世博园第一天的志愿服务,回到学校,杨耀词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了舟曲泥石流的消息,“我当时脑子‘嗡’的一下,马上一个电话打回家。”杨耀词的家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,毗邻舟曲县,而舟曲县是他的老家,他的很多亲戚都生活在那里。“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,妈妈和弟弟都安全,但是姑姑、表哥等7位亲人都找不到了。”小杨提出要回家帮忙,爸爸劝阻了他:“你回来也出不了什么力,还是留在上海把志愿者工作做好吧。”
把对亲人的牵挂埋在心底,小杨继续在世博园服务。他的工作是疏导游客和帮忙抬轮椅。中国馆的9米平台,小杨站在自动扶梯上面的平台上,拿着扬声器:“欢迎参观中国馆,前方参观仍需要较长时间,请游客加快步伐向前走,请勿在电梯口逗留。”一遍又一遍,小杨喊着,“一旦堵住电梯口,就有可能发生意外。”
8月10日,上海电力学院副书记石奇光到园区慰问志愿者,他在给杨耀词戴世博之星徽章的时候,问起小杨的家乡,这才得知他的亲人遭遇了不幸,此前小杨没有跟任任何人透露,也没提任何要求。辅导员老师让他先休息几天,但是小杨说:“志愿者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,中国馆尤其缺人,既然我不回甘肃,还是留在岗位上吧。”
昨天上午,本来应该10点上岗的他,看到中国馆缺人手,9点就到岗了。记者中午在休息室见到杨耀词的时候,他的情绪很低落,不想说话,不时地用双手捂住鼻子,眼泪在眼圈里打转,“泥石流和地震不一样,房子塌了,人或许还可以在倒塌的缝隙里生存,而泥石流全是水和泥,一旦灌进房子,人就没有氧气可以呼吸了。”表哥是和他从小玩到大的,他说自己不敢去多想。
杨耀词的爸爸在县委工作,这几天忙着抢险救灾。杨耀词每天都关注着泥石流灾害的救援工作,回到学校他会跟妈妈通一个电话,妈妈总是叮嘱他,服从学校的安排,好好工作。
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,又在泥石流中失去了亲人,小杨觉得,生命转瞬即逝,自己应该更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。一些游客对于他的“催促”有些不耐烦,小杨就耐心地告诉他们:“前面的景点很精彩,你们早点过去可以早点排队。”他还会加上一句:“辛苦了。”有的游客会很真诚地说,“我们不辛苦,你们志愿者才辛苦呢。”每当这时,小杨都会觉得“心里暖洋洋的”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