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   

 

 

这是一个意见很多而思想很少的时代

《中国改革》杂志座谈媒体责任重建思想高地

 

《中国改革》就是希望努力成为改革的平台,一个凝聚改革共识的平台,成为各个领域的实干家创新集结的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全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价值
 
财新记者 周勇 刘志洁 2011年10月28日 08:29
 
 
 
财新?中国改革?Re-launch晚宴及客户答谢会举行

  10月26日,财新《中国改革》在北京伯豪瑞庭酒店举行了Re-launch晚宴暨客户交流会,与会嘉宾就重塑全球传播格局,以及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转型和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。

  搜狐网副总编辑王子恢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光环已经消失,媒体的门槛也已经降低至个人层面,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。

  搜狐网副总编辑 王子恢:

  现在的媒体系统整个是开放的,不像以前传统媒体主导媒体传播的时代。那个时候是职业的垄断,而现在是用户生产内容的过程,所以我将之称为“社会化大生产”。

  各种社会化媒体工具和平台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现在的媒体生态,为什么叫“社会化”大生产,就是因为媒体的机构外墙被推翻了。

  对于在全媒体时代格局的形成中,传统媒体是否仍旧有存在的意义,财新传媒《中国改革》常务副总编辑张剑荆认为,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没能取代传统媒体的存在,反而更加凸显了传统媒体的价值。这是传统媒体新时期的新责任。

  财新传媒《中国改革》常务副总编辑 张剑荆:

  这是一个意见很多而思想很少的时代。大家都在说,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。但是思想含量越来越低。这个社会需要思想。

  作为一个媒体人,要把提供这种社会需求、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使命。《中国改革》就是希望努力成为改革的平台,一个凝聚改革共识的平台,成为各个领域的实干家创新集结的平台。

  《中国改革》是一份有着25年深厚历史传承的老牌杂志,2009年由财新传媒编辑运营以来,进一步提升了在读者和业界的影响力,亦获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。

 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表示,《中国改革》将继续坚持以“重塑中国的思想力量”为编辑使命,以建设性和前瞻性冷思考为立身之本,坚守专业新闻主义这一核心价值。

 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:

  记载中国的变迁,不仅要有扎实的记载,还要有犀利的评论,有对现实的看法。这里评论包括独立的评论性文章,以及学术性的分析文章。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刊物,而是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新闻评论性刊物。

  《中国改革》应该说是一座思想的桥,把公众和知识界,把现实和思想界连在一起。我们做这样一个新闻传媒的公司,是时代的记录员、解说员、监督员。《中国改革》所承担的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解说员,时代的评论员,这样一个角色。

  财新传媒旗下的另一产品《比较》丛书,是国内知名的比较制度分析的经济学前沿刊物。丛书责任编辑吴素萍表示,在信息过度繁杂的媒体环境下,《比较》将始终秉持以“以比较传递理念、思想和智识”为宗旨,为读者介绍最值得关注的新理论、新经验。

  《比较》丛书责任编辑 吴素萍:

  影响社会进程的不是既得利益,而是思想。我们想从这个角度出发,希望能够在中国和国际政策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把国际上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,希望这些理论能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一些指导作用。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国际经济学界和中国经济学界之间搭起一个桥梁,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。

  传立中国总裁吴文贵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袁绪程,《中国改革》杂志执行总编辑杨大明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有西

陈有西

709篇文章 10年前更新

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,一级律师,兼职法学教授。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,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、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、警察学院兼职教授。浙江大学中文系77级本科毕业,北京大学法律系高级法官(研究生)班结业。现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委员会副主任,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,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宣传联络委员会委员,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。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,法律文书委员会理事。曾在浙江省公安厅、省委政法委、浙江省高级法院任职。

文章